首  页  中心介绍 服务项目 业内聚焦 政策法规 珠宝知识 证书查询 联系方式
玉器收藏的鉴定
作 者:村长  日 期:2015-10-15

玉器鉴定的目的有二:一是辨明时代,二是判定真伪。最主要的是前者,大部分玉器只要搞清时代,真伪自明。玉器鉴定的过程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所谓从个别到一般,就是对若干具有特殊性的个体,通过研究、比较、归纳出其中的共性,并成为理论性的东西,这个过程特别重要。而由一般到个别。就是用先前所得到的理论。放在所要鉴定的玉器上去验证。检验异同,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认真学习

每个人的精力和阅历总是有限的。要获得理论性的知识,首先要学习。要有历史知识,不仅要掌握朝代更替的顺序,还要了解历代的礼制、服饰、图案等。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才能判别某件玉器的艺术价值。凡是有艺术性的,才是永恒的、有价值的,艺术价值越高,收藏价值也就越高。

要了解玉材的特性,对和阗玉、南阳玉、岫岩玉等的硬度、比重、色泽都要心中有数。了解每朝每代用玉的特征。在近年的玉器鉴定中玉材的辨别已经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不断地摸索。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玉器的器形和纹饰是鉴定玉器的重要依据。要了解某种器形早期到晚斯的变化,新石器时代的玉壁大多光素,而且形体较大,小玉壁少。春秋时期小玉壁多,且饰有盘旋缠绕的蟠螭纹。汉代玉壁小于新石器时代而远大于春秋时期,饰蒲纹、谷纹和双体龙纹。纹饰的变化则以龙纹最为典型,每代都不尽相同,甚至同时代也有不同的形体存在。作伪方法,如火烧玉、罐子玉、羊脂玉等已很有经验,对今天鉴定清代和民国时期做旧的仿古玉有很大帮助。在此不一一赘述。

多看多摸

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只是为鉴定打下了基础,还要不断地接触实物,不仅要看真品。建立正确的时代标准、也要多看新仿品,这样才能了解作伪方法的不断变化。如果某一器形,你不知道真的是什么样子,你又如何能鉴定真伪呢?有些接触的真品多,假的不了解,则难免如坠五里雾中。觉得似是而非。要不断积累,不轻信别人的理论一逐步查验证,鉴定的结论才会正确。 

认真鉴定

玉材的辨认:近几年从境外传人了一些人工合成物。据说为王粉模压而成,所见有玉镯、玉佛像、玉动物等小件。以佩饰为主,触手不是很凉,局部有颜色深浅的变化,有的从青白到白,也有一些旋动的痕迹,看不出什么刀工。一些采自天目山脉等地的玉石被用来仿制良渚玉器。器表少有自然的细纹和上沁,少有真品上的那种切割痕迹,光泽也较强。

器形的概念:玉带钢始于唐而终于明(此外就可以说没有),除非再有新的考古证据。玉带钩是多见的玉器品种,战国王带钩和汉代玉带钩在器形上有区别,不仅钩身,纽也不一样,汉代纽已变小。

纹饰:纹饰是极富时代特征的,宋代开始。是世俗化题材的繁荣期,纹饰有了很大的改变,至清代民间玉器则多为寓意喜庆吉祥的图案。

琢玉工艺:早期玉器加工不很规整,是受到当时主产力水平的限制。商代青铜工具的使用。使琢玉工具性能大大提高,也才有了一个新的玉器高峰。琢玉时留下的痕迹是我们研究玉器加工的直接依据。近数十年,这方面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果一以谷纹而言,由于加工的不同,战国时扎手,西汉时圆润,而战国时则有碾压的痕迹在根部。

沁色:沁是玉埋于上中,受自然环境侵蚀的结果。清代学者把沁色分成多种,如水沁、上沁、水银沁、血沁等元代时琢玉喜留黄和黄褐色的皮。清乾隆时制作了大批的火烧玉,都是为了追求一种古旧感,一种特别的效果。至于民国时期所制作的仿古玉则是各种方法都已用尽,只是还不能完全把它们辨认出来。


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北园新教学楼108、110室   联系电话:025-83593789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 IE6.0或以上浏览器浏览 访问统计: 429101
Copyright©1996-2008   Ndzbjc.Cn
苏ICP备05013094号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