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玉器的颜色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玉料本身所具有的颜色(料色),它是由玉石中所含的致色元素的成分和含量决定的,又有玉料被加工成器后因入土而与周Χ介质发生作用后附着上的颜色(沁色)。正确区分两类不同类型的颜色对于古玉器的鉴定及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两类颜色的判别应依据料色、沁色和雕琢线条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判定,料色应被雕琢纹饰和雕琢工艺所切割和抛光,而沁色则应附着在琢雕纹饰和抛光面之上,玉器的雕琢纹饰和抛光面被沁色充填或破坏。 通过对古玉器颜色的研究来鉴别评估古玉器,是古玉器鉴定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鉴定实践中作者发现不少鉴定者将玉器的料色误定为沁色,本文以和田玉为例通过玉器的颜色与玉器的雕琢纹饰之间的空间关系来解决这一问题。 一、 和田玉的料色 和田玉的料色就是被加工成器的玉料所具有的颜色。和田玉矿床分为内生接触交代型和外生砂矿型两类,从内生接触交代型玉矿床中开采出的玉料叫山料,山料的颜色有白色、青色、黄色、棕色和黑色,分别被命名为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和墨玉。除上述单色玉料外,和田玉还有由糖玉和青玉、墨玉和青玉组成的双色玉料。 另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隙附近也能偶尔发现由次生氧化作用形成的带皮色的山料。 仔料产自于外生砂矿型玉矿床中,外形多为卵圆形,根据其颜色不同分别称之为白仔玉、青仔玉和墨仔玉等。由于仔玉形成于外生氧化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下,和田玉中的二价铁、二价锰的化合物由于被氧化而分别在仔玉的外表形成红色的赤铁矿(Fe2O3)、褐色的褐铁矿(Fe2O3• nH2O)和黑色的氧化锰薄膜,从而形成文献中常说的红皮子、黄皮子和黑皮子仔玉,相比山料而言,显然仔玉的颜色更丰富多彩。 二、 沁色 出土玉器,大多有沁。杨伯达先生对玉器的沁有明确定义,指出沁是指玉器在埋藏条件下受多种周Χ的矿物质、有机质、水分、湿度等的影响而附着在玉器上的染色(杨伯达,2003)。宋代著¼曾有沁字,但无书传世。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论》已注意到沁色,指出玉分为血玉、尸古、黑漆古、土古的颜色,以后明清许多关于玉器的文献均提到玉沁,清代陈性在《玉记》中更把玉沁分为多种颜色,总名“十三彩”。从实物资料来看,古玉器沁色中确实带有上述颜色的作品,常见的有土黄(土沁)、白色(水沁)、锈红(铁沁)、绿色(铜沁)等沁色。 三、玉器料色与沁色的鉴别 玉器的颜色是玉器之玉料所具有的颜色,其色形成在玉料雕琢成器之前,而沁色是在玉料成器之后由于被埋藏而与周Χ介质发生作用而在玉器上产生的后生色。显然,玉器之料色一定被玉器上的雕琢纹饰所切割,并被雕琢工艺所抛光,而沁色则由于在时间上晚于玉器上的雕琢纹饰而应充填附着在玉器的纹饰及抛光面之上,并且可能随着玉器受沁程度的增强而破坏玉器的雕琢纹饰和抛光面。 鉴于上述认识,作者认为正确观察玉器上的颜色与玉的纹饰之间的空间关系则成为判别料色和沁色之关键所在。
|